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说。同时也是播种移苗、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。
一年春作首,百业农为先。人间四月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沉睡一冬的土地被温暖的春风唤醒。
谷雨时节,气温回暖,“春耕备耕”在田野中徐徐拉开。对于水稻种植来说,基础就是育好苗、施好肥、
泡好田、整好地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农田作业,其实也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标准。比如水稻泡田和整地。
水稻的故事-泡田
泡田是水稻生产中用水最多的一个环节,约占全年用水量的1/6左右。
立垡地块,泡田用水70-90方/亩;翻后旋地块,泡田用水60-80方/亩,达到节水、节本、增效的目的。
秋翻立垡地块,泡田水深为垡片高度的2/3,泡田5-7天;初平地块花达水即可,泡田3-5天即可进行整地作业。
水稻的故事-整地
整地的标准是上糊下松,泥烂适中,有气有水。高低不过寸,寸水不漏泥,灌水棵棵到,排水处处干。
要达到地平土碎,泥浆层控制在2厘米左右(插秧的深度),缩短沉降时间,沉降5-7天即可符合插秧适合状态,
要求达到早、平、净、大、齐、深。
整地过程中的浅搅浆是栽培上的要求和必要措施,调整水田土壤的水、肥、气、热的关系,才能发挥肥力。使稻
田土壤达到平、碎、软、深,满足水稻移栽及生长发育需要。
上糊下松是指水田表面泥水融合,下部土团较大,暄松,通气性好,这样有利于插秧、插后返青和根系的发育
(防倒伏)。土壤水、气协调,水稻返青快,根系发育好,发根快,分蘖早。
水稻的故事-沉淀
沉淀的标准是插秧时食指入田面一节(2cm左右)深度划沟,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,为最佳的插秧状态。
指划不成沟,说明沉淀不好;指划成沟,但不恢复,说明沉淀过度,两者都保证不了插秧质量。
要在最佳沉淀状态下插秧,严防边行推苗、淤苗,影响插秧质量。
了解了泡田、整地和沉淀的过程,是不是更理解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含义了呢?看似简单的水稻种植,其实是无数
农人经验的积淀,是智慧的结晶。
此时节,合鑫泰位于孝感云梦县的种植基地也将逐渐进入翻地、整地、育苗、插秧的环节。合鑫泰与当地稻农合
作,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稻田,坚持使用传统方式耕作,让每一株水稻吸收天然养分,自然生长!
老话说,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暖花开之时,也是水稻故事开启之际,在暖暖的日光里,我们一起谱写水稻的故事。